孩子的太鼓教練說,我把孩子的能力帶的很好,
現在只差他的意願、情緒和行為;
特教老師說孩子的能力很好,
就差紀律和磨練;
醫師說孩子的能力很好,
但是先把情緒穩下來!
曾經,我問智鑛老師,
孩子時不時的出狀況,
那我把孩子某部分能力帶起來這樣有好嗎?
是不是倒不如能力弱點但不要出這些狀況。
老師立馬說,當然好,
他是一塊璞玉,磨一磨會發亮的,
我笑了,啊呀~老師這麼篤定。
我問蔡醫師現在出狀況怎麼辦?
醫師輕輕鬆鬆輕描淡寫的回答就這麼辦啊,
我又笑了,啊呀~其實沒那麼糟。
笑了,是因為,
知道要相信自己做的功不會白費,
理解自己不能急躁,有狀況就緩緩的帶,
接受孩子的狀態和目前的環境不同調,
不温不火的來、不温不火的調整,
再瞧瞧前輩家長,
帶著孩子篤定從容的到達最終目標,
這樣,就夠了!